yichao firstname, zeaster nickname, zhang lastname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if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ife. Show all posts

推荐一本书:中国自行车之旅

前面介绍了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自行车,以及一些基本修车技术,足以应付长途骑行的需要。
后面是全国各地的骑行路线介绍,很实用!

PS 1:
本来想引用豆瓣上关于这本书的链接,结果发现没有,仔细一查才发现原来:
在豆瓣上已无法添加《中国自行车之旅》一书,因为《中国自行车之旅》和《中国徒步之旅》这两本书的isdn号都是7561327234
  这两部书见:
  http://joyo.com/detail/product.asp?prodid=bkbk404144
  http://joyo.com/detail/product.asp?prodid=bkbk410714

PS 2:
看过之后,决定今年春季去一次十三陵水库,那位想一同去,可以留言。

春运火车票攻略

1
春运背景介绍:
a)票贩子绝对和铁路部门没关
b)铁路部门绝对不想趁春运期间抬高票价
c)政府绝对在春运问题上竭尽全力为人民服务了
d)中国老百姓在春运问题上绝对有觉悟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处省去1万字

2
时间:年二十八晚6点
地点:北京火车站退票大厅
人物:票贩男甲
对话:哈尔滨的啦,T17,今晚9:05发车,有座了。。。。/ 多少钱? / 400元 / 。。。。

时间:年二十八晚8点15分
地点:北京火车站退票大厅
人物:票贩女
对话:哈尔滨的啦。。。。/ 多少钱? / 154元 / 。。。。

3 返程
本人脑子有问题,错失购买学生票良机,只好买了站票
带了2个凳子,花了20元,让小红帽带着提前上车了。对了,上车前竟然遇到高中好友,匆忙中也没聊上几句
20元还算有所值,提前占了一个2节车厢中间的位置,摆好箱子当座子,支起椅子坐上,倒也逍遥,此处温度适宜,如果没有后来的事儿,我觉得比有座好
接下来说说后来的事儿:
沈阳站停车,乘务员要从我这个位置开门倒垃圾下去,结果垃圾袋破了,洒出n多方便面汁儿,弄得到处都是,女友牺牲了一个垫椅子的围巾。
乘务员一句道歉的话也没有,惹得女友痛痛快快的骂了一车。

老爸的酒瘾

1
新年回家,老妈拿出2大瓶自制"葡萄酒",就是用葡萄和枸杞子加上白酒泡制而成。
里面泡的葡萄也没扎个眼儿,一问老妈说这是老爸要求的。
别人不知道,我可清楚,这是老爸的变相喝酒法。

2
前几年回家,听说老爸拿蝎子泡酒,说是有营养。
嗯,这是另一种。。。

关于美国医疗救治无保险人士的一个例子和相关了解

在麻省的frogx前一段写了两篇讲美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的文章,极好,转载如下。


关于美国医疗救治无保险人士的一个例子和相关了解


美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继续调查


昨 天晚上,一个朋友(F2)切伤了手,比较严重,需送医院急救。但是他没有医疗保险,于是就电话找人帮忙。我让他们首先给校医院电话(他们没有车,住在校内 住宅区,校医院救护车5分钟可达)。结果校医院说,没有保险,请去35分钟路程外一家有ER(emergency room)的医院。

我 家离他们家15分钟开车,只好着急上火的让他们就近找了人送医院,然后换了衣服就奔往另外一家医院(私立,条件很好,有ER)。那里的护士先量了病人血 压,确定无生命危险,给了三张无菌纸让捂住伤口,然后晾了45分钟无人理睬(6:45pm到7:30pm)。后来一个医生过来,给拍了片子,看了看,给包 扎止疼以后(包扎很好,器械不错),8:45pm赶出门,让自己去看别的大夫(给了refer)。

以上是事情梗概,去帮忙之前先粗略做了一些相关法律的调查,回来以后继续细查了一些法律网站。可以介绍一些情况。

介 绍这些的目的是为了澄清“美国医院不可以不救助病人,哪怕病人没有钱”这个概念。这个概念跟“美国银行跨行查询不收费”“美国手机单向收费”一样,属于国 人容易被恶意宣传误导的yy概念。这些概念并非完全误导,因为美国银行确实有一些(根据目前个人阅读各大银行服务条款的调查结果,属于极少数)跨行查询不 收费,美国手机也确实有一些plan单向收费(根据公开的调查数据为少数)。


---------------------------------


首先介绍大致的概念:

一个医院可能分为两个部分,DO(doctor's office)和ER(Emergency Room)。

法 律规定(各州细节不同,下面介绍的是大致相同的骨干部分),所有冲到ER的病人,必须得到检查(无论是否有钱),一旦检查后确定是危急情况 (Emergency Condition),必须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来稳定病人病情(Stabilize,不是治疗)。所有被ER指定到DO的病人 (refer),DO的医生必须至少看一次病人,但是医疗建议和诊断治疗不是必须的。

具体到实例,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断了骨头,冲进 急诊室,医生不能因为他(她)没有医疗保险就说滚蛋。当包扎给夹板(不让骨头继续晃荡)给止疼药(让睡好)以后,可以扔走,不一定要做接骨手术。然后病人 去看医生,医生给看看,然后refer给另一个医生,然后无限循环直到病人找到钱或者遇到足够好心的医生为止。

而且如果附近的医院不 设ER,这事情就比较微妙了。因为医生完全可以拒绝诊断和治疗。就好比我朋友遇到的情况,UHS(university health service) 就不设ER(请看名字,虽然大小比一般医院还大,但是就是不叫hospital),用来规避经济损失(学生穷的比较多,容易不买医疗保险或付不出医药 费),然后就可以拒绝做哪怕最简单的包扎止血,直接说,你去35分钟外那个医院吧。我当时真是很着急,因为朋友的太太没说清楚,我还以为是朋友手指完全被 切断(实际上是切了很深),断肢再造有时间限制,而且ER多半不会为无保险的人做手术。事实上最后的处理也是打了止疼针,包了一圈。


---------------------------------


相关法律简介:

EMTALA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and Labor Act)于 1986年被国会通过(在此之前美国医生是凭良心在救助穷苦病人的,和中国以前赤脚医生所讲究的医德类似!)在它通过之前,医院有权转移无钱的病人并不给 予诊断和治疗。

EMTALA规定如下条款:

1. 如果到医院的病人为Emergency Condition,医 院无权拒绝检查或者非必要的令其转院。(如何在诊断之前就决定病人是否为EC呢?看你去不去Emergency Room,呵呵。ER的同样项目收费大概 是DO的若干倍)请注意,这里有保护女性的条款,特别注明,只要女性在怀孕,无论任何情况,她都是EC(10个月内都是),因此ER必须对女性病人特别小 心,万一瞎了眼嫌贫爱富推出门去是个孕妇,那就乐大发了,刑事罪。

2. 每个到ER的病人都必须得到检查(screen)以确定他(她)病情的严重程度。一旦确定是EC,则医院有义务诊断和稳定(examine and stabilize)病人病情到一定程度(a certain limit)。

3. 医院有询问病人是否能支付治疗费用的权利,但不得以此为理由耽误法定的诊断和治疗。



---------------------------------




美国几年前的情况:

将 近4千万美国人(18-64岁,因为65岁以上公民美国政府有medicaid项目用于保证最底线的医 疗,赞!)没有医疗保险。以前只是穷人和失业者没有保险,现在甚至很多中产阶级也买不起保险了。1980到1998之间,保险费用翻了4番 (quadrupled),在1998年,美国人一共花了1.1万亿美元用于医疗保险,平均每人$4000(1998年的$4000,我靠!)

Nearly 40 million Americans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64 carry no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past, only the poor or the unemployed faced this problem. Today, with health care costs rising dramatically each year, the threat of being uninsured now extends to low and moderate income people as well. Between 1980 and 1998, according to the Health Care Financing Administration, the amount of money Americans spent on health care quadrupled. In 1998 Americans spent $1.1 trillion on health care, roughly $4,000 for every person in the United States.

---------------------------------


中国的对比现状:

2005年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全国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大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曾经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过医疗。

基 本医疗保险方面,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12月底,中国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386万人、6823万 人和4370万人。数据显示,到2004年底,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1484万人、2248万人和715万人。在参保人员中,有 51万人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44万人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
商业医疗保险方面,人身险业务平稳增长。保费收入3228.2亿元,同比增长 7.2%,与2003年的32.4%和2002年的59.75%的同比增长速度相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因保险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和受升息等因素的 影响,人身险业务增速有所放缓。健康险是寿险品种中被人看好的一个品种。按照寿险、健康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的划分方式,2004年这三大类险种的保费收入 分别为2851.3亿元、259.9亿元和117.1亿元,分别占当年人身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的88.32%、8.05%和3.63%,同比增长速度分别达 到7.21%、17.56%和6.81%。


---------------------------------



我国对应法律条文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同样是规定了急救处置,而没有治疗规定。

这里澄清的概念是,法律上,中美都规定了对急诊需急救不得拒绝救治,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救死扶伤。

我国法律还细致的规定了,战时不救治伤员军人是刑事罪,自然灾害造成的疾病不得拒绝救治。

---------------------------------


但是我国明显还存在有法不依的拒收危重急诊病人的情况,这和医疗资源紧张,法律意识淡薄都有很大关系。

更 深一步的调查发现中 美的区别。美国有15%的诊所不接收任何形式(或者绝大部分面向公众,负责范围受限)的保险,只收取现金,只对有支付能力的人服务。同时也有一些大医院, 慈善医院(比如在芝加哥的一所医院,心脏病治疗排名全美前列,每年40%的支出为慈善性质,面向低收入者)在“捡”这些病人救。不得不赞一下美国的富裕程 度,$1.1 trillion的保险支出,而且大部分是仅仅保着头疼脑热(比如我的保险就有并不太高的上限)。

中国医院是大医院富裕,小医院几乎要倒闭。而富裕的医院也没有医疗资源来照顾那些无钱就医的人,他们的资源也很有限,只好价高者得。比如天坛医院的脑外科病床,那就不是仅仅有病就能住的了。还得有些关系,有些运气。总的来说,资源缺乏是根本性的矛盾。

同时,我国传统观念造成人们容易过度幻想美好,这给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改革的深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比 如认为求医就要治好,没有尽最大的力量救治(无论是否能负担)就是不救死扶伤。前一个要求不可能实现是因为现代医学离人类的健康诉求还差得天隔地远,现代 西医从解剖尸体开始这么些年,取得的成就极其有限,非人类免疫系统可攻击的重大病症几乎没有征服的。关于不同人体状况的不同医疗状况也是最近10年才开始 研究,以前就笼统分个男人女人,老人成人小孩。后一个要求是对世界大同的过早yy。比如世界上最好那个级别的心外科医生就那么几个,你让他们过劳死了也不 可能给每个心脏手术病人动刀啊,再说那医学院学生怎么成长啊。而且有些药全世界生产能力都有限,青霉素还用了20年才普及工业化生产呢,很多好药它成本就 奇高(整个制药工业都有很大责任),除非政府负担全部药费实现管理下公民的医疗共产主义(目前我国可以实现平均的低水平,比如毛主席时代的赤脚医生下乡, 各位同意否?要更好条件,得学美国搞个每年$1.1 trillion),不然咋搞?


认为救死扶伤就是哪怕没钱 也得给治好(不是仅仅急诊处置)是一个普遍误解的概念。中国有传统说送佛送到西,救人救到底,这个有些不切实际。现实 法律的要求是,如果是危重急诊,不问经济情况得采用一切手段尽力维持和稳定病人健康状况,这条目前国内也很难做到。比如南湘雅北协和之一的湘雅医院,脑外 科ICU一共12张床位,显然很高概率时时爆满(一旦中风基本就要进这里抢救),怎么办?一个明显没有后续治疗支付能力(不可能进行康复治疗)的病人在 ICU里,外头一个有条件有可能的等床位,怎么办?这都是现实中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那就政府负担所有医药费啊,多收些富人的税就够了。请注意,美国一 年医疗保险$1.1 trillion,尚且做不到全民免费医疗(以美国的器材和水平),就把他们的档次降一半(中国大陆器材差,但是医生并不差),甚至降10倍,我们每年财 政收入也负担不起。同时要注意到,对于强烈依赖维生系统植物人这个很棘手的问题(稳定状况,但是离开医院就是死路一条),美国都已经法院批准干掉一个了 (实际上保护保险公司,名义上是依照病人家属的要求)。

2002年9月开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出了举证倒置的概念,也使得医疗 成本不可避免的上升。医生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防御性治疗。要么就开大检查,大药方;要么就建议转院说自己治不了。这个条例使得我国医疗体系进一步“现 代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西方一直在承受的医疗成本高问题。



美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继续调查



再续上次的事件,那个切了手指的哥们得到一张$850+的帐单并且不能享受减免医疗保险的待遇,我们建议他去寻求社会低保援助。



那个哥们通过咨询医院,得知麻州有一个叫做FreeCare的程序,给低收入人群减免医疗帐单,他于是去申请,得中,那天晚上的急诊费一分都不用掏了。



得知这个消息,今天下午我去我们镇的Health Department了解了更详细的情况,结合一周前对镇“人大代表”(Member of Board of Selectives)Cynthia的访谈,我大致了解了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



因为体系很复杂,我表达能力有限,这篇文章可以想象会比较长而且杂乱,请大家多点耐心,多谢宽容。:)



一、历史与现状



很 久很久以前(比如100年前),美国人都拿着支票本或者现金或者赊账去看医生,保险业网络还不具备社会基础保障能力。到了50年前,日益进步 的医疗科技和医疗负担使得保险业有了介入的空间,保险公司开始组织起医生网络,提供真正广泛意义的医疗保险服务。美国的大部分哲学都是小政府的, Liberal的,因此政府很愿意让保险公司让市场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开始,情况是很不错的。可是随 之而来问题就出现了,随着医疗科技进步,保险费越来越高,很多人买不起保险。根据统计,50%以上的个人破产是 因为医疗帐单,而其中绝大部分是没有医疗保险的人。于是政府开始介入,通过公共法案COBRA(1985)要求所有雇主给雇员提供保险,并在企业破产之后 的最长到12个月内继续保险失业者。这缓解了一部分问题,但是近年来形势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不得不开始寻求解决方案,并在各个州进行医疗改革试点 (2004开始至今)。



首先有个核心的问题是,美国没有一个联邦级别的医疗保障体系,各个州 有自己的。从最好的MA,NY,到最差的Mississippi,New Mexico,社会保障能力差别大到不可思议。MA在过去的十年内为所有居民(甚至非法移民)提供相当好的急诊医疗保障(MassHealth和 FreeCare程序),而Mississippi甚至不能保障新生儿免费疫苗。这是由各州的经济情况和联邦制决定的,联邦政府相当程度上无能为力。而且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各个州有很严重的政治种族冲突因素需要考虑。比如New Mexico就强烈反对对无档案居民(undocumented resident)提供任何形式的社会福利,因为他们非法移民压力非常大。而麻州作为一个非常Liberal的州,则强烈要求推行普遍意义的“人权”。



其 次,医疗费用的上涨最近5年是明显指数型的,最近某期的时代杂志上有一幅图,明确标识这个医疗费用的上涨已经跃过了指数函数的e^x=x那一 点,进入暴涨区间,而且明显还没有看到收尾的迹象。没有任何不带有强制公共政策的纯粹市场调节可以解决指数型成本增长问题。这使得整个形势岌岌可危。如我 在最初的文章中所引用的,美国一共3亿人口,有4000万19-65岁的人没有医疗保险,这是一个极大的社会危机。它带来相当高的中产阶级破产概率,严重 影响社会发展。



再次,保险公司和医疗行业的利益共同体越来越紧密,它们在选举中发挥了极大的 资金源作用,对国会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它们的影响力与“石油军 事”,“出版媒体”并列。对利益的诉求使得它们完全忘记了社会希望它们完成的保障作用,我哥们受伤以后被拒绝以低价买保险就是很明确的例子。它们不在乎你 是不是会破产,只在乎利润率多高。



作为联邦意义上的法律,只规定了65岁以上的公民(是否包 括绿卡和签证持有者我不确定,应该是不包括无档案居民的,因为这个和社会保险帐号 SSN联系)老人有联邦退休基金保证的Medicaid程序,实现老人免费(或极低费用)医疗。对于有工作的人,法律强制要求雇主提供一定保障程度的医疗 保险。对于其他人,包括小孩,则没有法律保障。



严酷的现实摆在眼前,穷州没有办法,只好看着自己州的竞争力越来越差(谁都不愿意去连小孩疫苗都要自己操心的州吧,税又不见得少),富州则用不同的方案自寻出路。



二、麻州的各种程序


作 为美国第二富州和号称的“the spirit of the United States"(Liberal,Democratic),麻州有覆盖面相当高的社会保障体系。除了执行联邦法要求的医疗保险以外,麻州有两个程序负责为 其他人解除一部分医疗费用或者保障急诊医疗费用。



第一个是MassHealth,它是针对特殊需要保护人群的,具体细节不详,但是应该是包括治疗费用,需要一定的共同负担费用(co-pay)或者减免下限(deductible)。五类人群如下(低收入是前提要求):

1. 孕妇
2. 小于19岁的小孩
3. 抚养(必须住一起)小于19岁小孩的父母
4. 长期(>12个月)残疾人士
5. 长期(>12个月)失业人士

其中第5条审查非常严格,防止自由职业者钻这个空子,“尤其麻洲艺术家多,更要提防”(政府官员原话)。

对于第2条,对于小于19岁的大学生,只要学期学分超过9分(意味着能交钱选一些学分),就不能被MassHealth所覆盖。



第 二个是FreeCare,它是针对广泛意义的低收入麻州居民(包括无档案居民)的,不包括治疗费用(see doctor,specialist,treatment,medicine etc),只包括去公立医院ER和公共社区健康中心(state ru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的费用。



FreeCare在它的负担范围(coverage)内,对同一个家庭组成(household)年人均收入在$19,608以下的实行全免,$19608年收入以上的以年收入减去$19608剩下的40%为减免下限(deductible)。



这里有一些非常敏感的美国式法律概念需要澄清:



公 共社区健康中心不是国内字面意义上的那种服务,而是非常非常少的,州直属的医疗服务机构,以我就学的学校为中心,方圆1000平方英里内一共 只有7家。虽然我就学的学校是公立学校,但是学校健康服务(University Health Service)居然算私营社区健康中心,所以那天晚上它可以对我哥们说,你没有保险,我不确定你是否能负担费用,去30分钟外那个公立医院吧。UHS不 是公立的理由是它是学校的直属财产而不是州的(虽然学校是公共财产)。美国法律规定私营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患者经济情况决定是否收治患者。



FreeCare负担减免的是去公共社区健康中心进行常规医疗建档(但不包括诊断,治疗,药品)和万一有需要去急诊的费用。我哥们就属于后者。



减免下限(deductible)说的是如果不到这个数,就全部由个人负担,超过这个数,个人出这么多,保险程序负责减免剩下的。



家庭组成(household)和家庭(family)是不同概念,比如住一个屋檐下有两个老人夫妇,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那么这是两个household,两个老人算一个,那对夫妻和孩子算一个,哪怕老人就是夫妻其中一人的父母。



FreeCare 并不是福利性的把税钱拿去补贴,这个是最关键的区别。它完全不同于我国的财政补贴。而是一种医院和个人之间的双赢方案。个人负 担不了帐单,会导致破产。医院形成坏帐,交给收帐公司(collection company),造成它的账目很难看,影响公立医院的资金申请。于是FreeCare就是一种协议,合法的让医院和个人都勾销这些帐,大家都好过一些。



这样的程序在美国也非常少见,据相关官员介绍,已知的仅有MA和NY两个州。



三、麻州的未来



就 算是MassHealth和FreeCare,美国人也受不了了,因为医疗费用的暴涨造成极大的财政负担,于是麻州形成改革试点, FreeCare将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终止(我哥们算是赶了末班车)。改为CommonwealthCare程序。改变主要是两方面的:



从覆盖力度来说,CommonwealthCare将会负责更多的费用,比如看医生,住院,常规检查,处方药,心理疾病康复,眼科,对于联邦贫困线(2005年MA为独立个人年收入$9804)以下的覆盖一定程度的牙医。



从覆盖范围来说,CommonwealthCare将大大缩小。它只负责19岁以上的美国公民或者法定居民(legal resident),收入在三倍联邦贫困线(独立个人为每年$29400,典型的4人家庭为$60000)以下,并且不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保险的。



注:法定居民也是一个敏感的法律概念,它其实就是说绿卡持有者,但是通常让签证持有者有文字上的误解以为自己也属于,其实那样的情况属于合法居民(law-permitted resident)。


从费用上来说,Commonwealth对联邦贫困线以下的人实行治疗免费,药品大概付$1或者$3的共同负担费用。高于联邦贫困线低于三倍联邦贫困线的将需要付一定的保险费(Premium)和共同负担费用。



CommonwealthCare已经于2006年10月启动了贫困线以下保障部分,将于2007年1月启动贫困线以上部分,并在FreeCare终止后完全取代之。


据 今天接待我们的负责官员介绍,每年来求助FreeCare的人有30%是无档案居民,它们在明年10月以后将陷入彻底被社会保障抛弃的困境, 目前没有解决办法,州政府目前也没有意向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国际学生学者和家属,也将不处在社会保障体系内。因为我们可以从学校自己购买保险(无论 是否有能力负担)。



四、问题的本质和社会呼声



从 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保险公司,医院,药品公司的联盟才是真正问题的根源。无论它们是否有意抬价或者科技发展客观上使得成本上升,只要指数性成 本增长得不到控制,任何形式的市场调节都是徒劳的。同时也要理性看待人类对健康的诉求,这样的诉求如果是超越指数增长的,那就会给医疗成本增长提供极大的 动力。



目前各种组织正在游说国会通过联邦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障法案(通过的希望十分渺茫),通 过提高药品公司和私立医院税率的方法来形成负反馈(基本是 做梦)。总的来说,老百姓自发的组织很难在游说力上和保险公司药品公司集团抗衡。所以很容易形成类似CommonwealthCare这样形式的妥协,扔 掉一部分人,把钱集中起来服务有选举权的人,短期内缓解矛盾。

说个有趣的事儿,钥匙与hash函数

G君中午借H君的自行车,自己下楼骑车去看病了。
晚上,H君骑车回家,结果怎么也找不到钥匙了,就call G君过来帮忙找。
G君一眼就找到了,指给H君,H君一看大呼:“这不是我的车啊”
G君:“不能啊,我中午就骑的这个车啊”
H君自己的自行车至今还未找到,只好骑着这个自己钥匙可以打开的车回家了。。。。

hash函数冲突了,哈

Oct 3-4云蒙山至云蒙峡穿越总结

1 出行前准备
根据前人的GPS数据,整理成了Google Earth图像
坐标数据保存为kml文件,放在此处,有需要者欢迎下载
这是Google Earth的截图:
全景图1

全景图2


前3个点的图

其他个点的图请见:
http://lh4.google.com/yichao.zhang/RSTVcmmtABI/AAAAAAAAAB4/kyzlAPQVkbQ/4.JPG
http://lh4.google.com/yichao.zhang/RSTVdwqcABI/AAAAAAAAACI/d4d7ZSnBUY8/all2.JPG
http://lh6.google.com/yichao.zhang/RSTVecdYABI/AAAAAAAAACQ/x_ZHQRuA0bo/1-8.JPG
http://lh4.google.com/yichao.zhang/RSTVe7ucABI/AAAAAAAAACY/P-i4obunSJo/8-26.JPG
http://lh3.google.com/yichao.zhang/RSTVfCIeABI/AAAAAAAAACg/NaI89AVV_6I/8-34.JPG
http://lh3.google.com/yichao.zhang/RSTVh_hDABI/AAAAAAAAACo/GH3xmsmaTwE/15-42.JPG
http://lh3.google.com/yichao.zhang/RSTViv1QABI/AAAAAAAAACw/DaNvvvaV3RI/42-48.JPG
http://lh6.google.com/yichao.zhang/RSTVjKs5ABI/AAAAAAAAAC4/sS-ec1bU7tI/41-52.JPG

前人画的图
http://lh5.google.com/yichao.zhang/RSTVbHZgABI/AAAAAAAAABg/iPSvYZonObg/qzhen_ym_2004_5_5.jpg

Google Earth真的很棒,我都想为google黑板报写个帖子了。

2 穿越结果
没走对路,最后撤回来了。
第一次进山最大感受:山路太容易迷了。原因总结了一下:
a b
\/

c
迷路主要是由于发现走错路后,无法沿原路退回造成的。
假设我从a->c,前进时从a很容易就发现c,并走上c这条路,此时甚至不知道还有b路。
当在c路上发现是条错路时返回到岔路,很有可能会发现b路比a路更明显,从而走b,进而迷路了:)
总之我探路时,因为这个原因迷了好几次。
解决的办法:前进时,如果转向,必须要回头观察,如果有b路,必须要做好标记。


本次穿越的第一次:
第一次搭帐篷,原来很简单
第一次在国道旁,小溪旁,山下睡觉,最原始的生活
第一次2人帐篷睡了4个人,哈

2006年10.3云蒙山穿越Trek准备清单Checklist

车头灯
手电筒
军训背带
租绳
塑料袋
雨披
小铁锹

剪子
望远镜
基本药品 创可贴
食品 花生酱、巧克力,压缩饼干
水 男生至少5升,女生至少3升
pda充好电
手套
登山杖
凉鞋
擦汗毛巾
女士带防晒用品,遮阳伞
仿瑞士刀
扑克
火机 火柴
镜子
报纸若干

早7:30在东直门长途客车站集结,坐936到云蒙山公园
沿111国道步行2km到后山铺,开始穿越之旅



没有GPS设备,但可以利用GPS数据
实现GPS数据程序:
输入 点a,N40.60247 E116.78447和点b,N40.60525 E116.77914的坐标信息
输出 b对于a的角度,例如北偏西25度;以及a,b间长度
网上有人说如果不考虑地球的扁平率误差会很大
不过找到了这个网址:
http://www.movable-type.co.uk/scripts/LatLong.html
用这个网页测了
02 N40.60525 E116.77914 途中的岔路,走左边
03 N40.60556 E116.77136 308m 水坝,前方是水泉峪(废墟)
02,02点间距离=0.6577 km
用Google Earth测的距离是0.66 km
看来这个网页还是可以用的,我已经当下来存到手机里了
这样依靠GPS数据,就可以确定下一个点在什么方位,在多少米距离上,迷路以及走弯路的可能就少了

记2006.9.2西北四环路刷

下午的时候感觉浑身发痒,好久没有活动了,前几天还莫名其妙的扭了一下腰,要是不活动活动感觉身体真的锈死了。


 

于是联系好友精灵,一拍即合,我先滑去北航。

考虑到西四环车少,吃过晚饭,3个桃,2个香蕉,于18:40分上路。路上坎坷不平,一点安全感都没有,随时感觉会被绊倒,偶的路滑技术实在是太差了。后来感觉走四环去大运村绕远了,随临时改变方向,从蓝靛厂路向东滑,打算上中关村大街走知春路。

结果就走上了如下图所示的路线,不过这条路倒是小路,车很少,路也很平,滑得很爽,一种流畅的感觉coming

接着沿着那条河,滑到了一座立交桥下,再滑就是农村了,漆黑一片,只好又向西,再上桥逆行,桥上问路,唯有滑下长梯,绕行,终于拐到了顺行的主路上。结果一看路牌,惊讶!我上北四环了,唉,有一次被西北四环这做立交桥打败了!

接着一路无话来到北航,北四环的路还是比西四环要好多了。

在北航校内某路段更是爽啊,尤其以13号宿舍楼以及主m楼前路为代表,听说最近图书馆前,体育馆上的路都相当不错了!哈

在北航,照相后,接着和精灵沿北四环继续滑……

大运动后真不该喝凉水,可我太渴了,后来就小腹疼起来了……

坚持在末班车前滑到653大运村车站,上车会家,到家卸鞋后,感觉脚腕折了……

需要锻炼了 我还计划路滑去天津,这状态可不行啊。加油……

 2006.9.2西北四环路刷

zjwr99的签名档


 
   ★★★★★最常用的找房网站,体验分享★★★★★
http://www.newsmth.net  人气旺、清华周围房子多。 
http://www.zhantai.com  版面清新、数据更新快。 
http://www.hilaa.com  信息巨、中介少、地图分小区查询爽。 
http://beijing.263.com  前身是263跳蚤市场、老牌劲旅新生。 
http://www.ganji.com  与google联姻、上升快。 
http://sales.hlgnet.com  回龙观地区房源多。 
http://bj.58.com  到处投广告、耳熟。 
http://www.kijiji.com.cn  ebey旗下网站。 
http://www.51ez.com  实用。  
http://bj.renren.com  与mop同源。 
http://fenlei.dangdang.com 当当网副业。
http://rent.soufun.com 只有十万火急版不收费。 
http://rent.house.sina.com.cn  新浪房产。 
http://post.sina.com.cn  新浪招贴。 
http://esf.focus.cn 搜狐焦点。

看狼群 说刑天之死

周六去中关村图书大厦看了 狼群4 大结局


狼群最后有生力量全军覆没!许多狼友都痛恨不已,我也谈谈吧。


我看刑天死得很幸运了


1 作为雇佣兵,他身在雇佣军中的精英部队-狼群,因此杀的人也比一般雇佣兵多得多,能有这个下场已经很不错了,看看书中还有那个佣兵有一段true love,最后还能留下老婆孩子的,屠夫?快慢机?呵呵……


2 作为男人,他已经经历了多少种真正男人所梦寐的!够本了……


however


1 作为丈夫,他活得太短了


2 作为儿子,一点没尽孝道


PS: 快慢机真是上帝派来的狙击手!看看最后那段在火海中镇定的反击,牛×!


PS:刺血


原名 李忠卫, 1981年12月生人,家乡 河南省新乡市


就读于郑州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擅长吉它,喜爱流浪,呵呵


PS 电子书相对纸质书的2大优点


1 便携!想放pc里看就用pc看,想放ppc里就能在路上用ppc看


2 易于保存!花钱买的纸质书,搬家也不舍得扔,电子书就无所谓了


因此,b4只出实体书,不更新Vip的做法

记首次骑行东方红

北京
北边大三时去了怀柔,密云,住了农家,上房吃了地瓜
东边研一时去了天津,住了加油站,坐了警车
南边不太感兴趣,
唯独西边著名的东方红隧道没去过,这周六看完狼群后终于下决心周末去东方红


早8点出发,过了定慧寺,沿着阜石路,金顶南街,金顶西街到了石门路,一路上经过了无数家大大小小的作坊式买卖店铺,还有三个以上的军事管理区。在石门路上到了水闸南街就应该向北拐直接就上G109国道,不过我骑过了头,过了建设中的西六环,到了狮子大街,才沿着水担路向北拐。在水闸那座150米左右的大桥上,每隔3,4米左右就坐着一个老头在钓鱼,生活好不惬意,刚好我骑过第一个老头时,他就钓上来一条小鱼,呵呵,有点想和他合影留念的冲动。途中竟还发现有些老爷子还带着南方渔民那种斗笠!不过再往北有一段路上接二连三的过往那种准载13t的大卡车,它们所到之处白灰满天飞!想起昨天刚看的博客我是法医中的硅肺民工不由得用T恤捂住了脸,后来到了前面才知道,原来这有个大型白灰石与白灰粉制造厂!
过了这个污染源总算到了G109国道上的担礼隧道,刚开始还以为那就是东方红隧道,不由得窃喜,这么容易啊!在此处休息,吃点东西。由于灰仍很大,于是转过脸去,没想到不久,有人向我问路,回过脸一看,竟是个开旅游大巴的司机从车里向我喊的,不过他一看我手里拿的面包,红肠,一脸失望样就把车开走了。心里觉得好笑。如果Google Earth把京郊做得精细些也就不会有这么多问路的了。这时候,从隧道那边传来轰轰的马达声,还没等想是什么车,就冲出一支摩托车队,有的摩托后座上还爬着一个女的,就像电影中的摩托帮一样,呵呵……


吃完就问一个过路的去东方红怎么走,结果他一副很吃惊的样子告诉我东方红隧道里有死人和鬼!叫我不要去,呵呵,心想不知道我还是他疯了……最后还是摸清了方向继续上路。
再往前骑不远就到了传说中的那段蜿蜒向上的6公里山路上,果然够我受的了。自从手做了手术以后,我就没锻炼身体,爬了2公里就吃不消了,汗也进了眼里,沙着疼。休息一会爬一会,最后把上衣也脱了,鼓鼓劲也还是骑不动了,主要不但累腿,屁股还很难受,上次去天津总结的教训“长途骑车一定要穿好内裤!”算是白总结了,今天出来忘换个厚点的内裤了!最后2公里左右只好推车上去了。路上碰到一个呼呼只喘粗气的骑友过去了,等他下来时,我不由得低下头,没好意思看他,真丢人,回去好好锻炼去。路上还有个蹦蹦蹦的司机,好像要停车,送我一把的样子,被我晃脑谢绝了,心想推上去就丢死人了,要让车拉上去,我还活不活了!


不管怎样,最后还是来到了那个东方红隧道口,是直的,虽然有几百米,但一眼可以看到出口的亮光。拍了几张照片,又给自己照了几张,然后决定骑进去看看,看看到底有死人没?哈……隧道是两车道的,刚好一进一出。由于隧道里常年没阳光,一进去就感觉入秋了,冷气逼人!除了出口处的亮光,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一片!不过在车道两侧每隔几米就有一盏灯,每隔几秒闪一下。骑在这里面真感觉就像是骑往另一个世界一样!正在胡思乱想之时,从身后传来轰轰的卡车声,听声音估计又是那种准载13t的重型卡车,真是担心车道太窄,里面又黑,这卡车又大,要是从我身上过去,生还就是小概率事件了。于是拼命的靠边骑,等着卡车驶过,可是虽然听声音越来越近,但就是不见卡车来,这时我也不敢往后看,生怕把把弄歪了,也许是隧道里回音太大的原因,直到最后的声音大到快把我震聋了,那辆卡车才算过去。


由于来时为了上坡所以把变速调成了最慢,进隧道前忘了变速,现在想变也不敢了,因为我的变速器有问题,如果调不好容易掉链子,在这里要是掉链子了,我躲都没处躲。因此骑了好久才到了头。


出了隧道,看到了G109国道的路标了,显示G109 47KM处。


拍照留念后返回,这回对里面情况熟悉了,有时间胡思乱想了,于是鬼啊,死人啊,以前看的医学院里解剖楼的故事啊,为了看手神经而看过的人体解剖录像啊等等……总之把能想到吓人的事儿都回忆了一遍,终于出了隧道!虽然有点害怕,不过还是挺过来了。


接着就是一泻6公里了,这段路程算是把今天的骑行推向了高潮!太爽了!以汽车的速度,骑着自行车在飞驰,耳边呼呼的风声……蜿蜒崎岖的下坡路不亚于极品飞车中极品赛道,这山路又窄,只有两车道。我需要不时的按住车摘,将速度控制在40KM/h以下。不久就有一个弯道角度太狠了,差点没把我摔到路边的山涧里,那也足有几百米深!更要小心了!由于我时而看码表时而看路,所以有几次都被摔偏了,于是再也不敢看码表,还是专心把把好了。


 这时候从前面赶来一辆重型卡车,在离我15米左右的地方我就感觉车前轮不稳,开始抖动起来,接着开车飞驰而过,又是后轮剧烈的抖动了几下!这下明白了,是卡车带来的空气涡流造成的吧,好强的力道啊!


 好时光过的好快,来时慢慢长路,回去时在瞬间就到了头!这时看了一下码表,最高时速44.1KM。


为了避开那个白灰厂,就一直沿着G109国道骑,路过了中粮高尔夫球场,还碰到了一个骑友丢下车子到山涧里的小河里游泳,太热了,也想跟下去,不过我带了手机,相机,怕水的东西太多了,只好作罢,继续骑行。到山下的食杂店里买了一瓶雪花啤酒,一瓶绿茶,可惜山里的绿茶没甜味!不过很冰,把它在胸前,肚子上,后背,脸上,胳膊上滚了滚,立马体温下降了3度,爽!喝完冰镇啤酒,凉凉爽爽晕晕乎乎继续上路。


G109国道上,在水闸南街向东一拐就是石门路,终于看到了来时的路,于是沿路返回!


数据统计:


总路程 83.07KM


平均时速 14.4km


最高时速 44.1km



ps:去东方红的路上遇到了两个骑友,一个在金顶西街一直往西去了,还有一个在狮子大街朝南走了……


ps:所说的斗笠


 第一次东方红看到的斗笠